【用药小知识】艾草,三伏天排湿祛寒好帮手!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量:更新时间:2023/7/31 9:01:08
 

     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而又潮湿的40天,也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,此时阳气外发,经络气血流通,体内湿寒邪气也有所松动。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,把艾草称为地之阳,三伏天若能借天时,合地利,则可祛除潜藏于体内的湿气、寒气,增强机体抵抗力,达到防病、养生、治病的目的。

素有“百草之王”美誉的艾草,为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,有浓烈香气,端午时节采收,除作为中药艾叶外,还可制成艾柱、艾灸贴、艾草膏等。

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“艾叶服之则走三阴,而逐一切湿寒,转肃杀为融合;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,起沉疴之人为安康。”即艾叶内服可温经散寒、调经止痛、止血安胎;外用可温煦气血、祛湿止痒、安神助眠、驱邪避秽、防蚊虫,正是三伏天养生必备佳品。

 

最近火爆的电视剧《后浪》中任师带师承班学员上山采药,用一个故事向孙头头解释了艾草为什么能补阳,他说“准确来说,艾草是通经络的,以前古人打猎,一走好几天,他们不带水,随身带着艾草,渴了之后,就在地下挖一个坑,点燃艾草,艾草的烟就直接循地而走,你看远处生成冒烟了,说明地底下一定有水。我们上课时说过,‘道法自然’,‘道’是什么?道就是规律。这个艾草在地下能循地脉,用在人身上一样,它可以冲破阻力找到出口”,“艾灸时,无论是产生的热,还是烟对病人都有裨益”。这个故事凝结着古人的经验和智慧,也生动形象的描述了艾叶“通三阴走十二经”的药物特性。

 

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伏天如何用好艾草。

一、艾灸:利用艾条或者艾绒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,激发经气活动,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,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。现代研究发现,艾灸燃烧的热量是一种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,具有极强的穿透力,可以通过人体的经络穴位系统,深入到人体的深层病灶,为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、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,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。当然中医是一个整体、全息的系统,艾灸调整的是人体阴阳的平衡。

艾绒和艾条使用专业性强,需根据体质辨证取穴使用,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。现在市面上有各种操作方便的艾灸贴,如果在家里使用,可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。

 

艾灸时要注意一下几点:

1、1.每周2-3次为宜;

2、2.过饥或过饱、过度劳累的情况下不宜施灸;以免“晕灸”;

3、3.艾条用量宜从少到多,每次艾灸的穴位2-4个足矣,时间控制在20-30分钟;

4、4.艾灸后喝温水补充水分,一定忌冷饮,否则相当于给艾灸“撤火”,疗效降低,而且灸后腠理是打开的,易受寒邪侵袭。

 

二、

三、艾叶水泡脚: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,脚底有66个穴位,脚部有6条正经和3条奇经通过,与人体五脏六腑均关系密切。老话说“百病从寒起,寒从脚下生”。艾叶水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,驱除体内寒湿;可除脚臭、去脚气;有利于改善支气管炎和类风湿等疾病症状。建议泡20分钟左右最好。需要注意的是,煮好的艾叶水要自然放置降温到适宜的泡脚温度,不可加冷水;也不要每天都泡,每周2-3次为宜。

 

四、

五、药浴:艾叶水泡澡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疏通经络,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,起到祛湿止痒的作用,改善皮肤瘙痒的症状。特别适合于产妇或者婴幼儿及患有皮肤瘙痒过敏的人群。当然也最好不要加冷水,自然降温至适宜的温度。

六、

七、熏艾:在古代,农历5月被视作恶月,各种瘟疫和酷暑遍布人间,于是艾草便登堂入室,成为辟邪驱秽的佳品。以前在农村常将干艾草点燃,既能防蚊虫,又没有蚊香的刺鼻味道,现在从防火安全的角度出发,建议使用艾条,在厕所、厨房等阴暗潮湿的房间熏艾,既能除异味、祛湿邪,又能净化空气。孕妇和小孩的房间亦可放心使用。

 

    

最后,祝愿大家都能在这个三伏天祛除寒湿,保持健康愉悦的身心。

 

  供稿:药剂库房  陈小存

 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