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普】春捂秋冻!“春捂”的中医渊源!
作者:张磊 文章来源:心血管内科 点击量:更新时间:2024/3/20 15:23:42
 


      “春捂秋冻、不生杂病”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熟知的养生谚语,意思是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,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,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,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。那么,春捂对于我们养生之道又有哪些超乎寻常的意义呢?

      【中医对春捂记载

      元代养生家邱处机在《摄生消息论》中说:“春季天气寒暖不一,不可顿去棉衣,老人气弱骨疏体怯,风冷易伤膜理,时备夹衣,温暖易之,不可暴去”。自古至今,很多中医学家都认为春季穿衣宜稍暖,衣着寒暖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不断调节,即所谓“衣服厚薄,欲得随时合度”。

      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”春季阴寒未尽,阳气渐生,早春宜保暖,以助阳气的升发。春季,一阳初生,冰河解冻,阳气初生而未盛,阴气始减而未衰,万物复苏,人体肌表虽对应气候转暖而开始疏泄,但其抗寒能力相对较差,初生之阳如刚萌芽之幼苗,难以抵御早春的严寒,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使之去寒就温,只有这样阳气才能不断生发,才能与自然界上升之阳气相合。故春时为防春寒,必须注意保暖,有如保护初生的幼芽,使阳气不致受到伤害,逐渐得以强盛,这就是“春捂”的道理。

 

      用现代的观点同样可以解释“春捂”的合理性。春季气温回暖,但温差变化大,人的机体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之后,血管处于收缩状态,整个血液循环相对缓慢,体温调节系统的功能降低,抗病的能力因而也比较低了。所以,如果春天忙于减衣,穿单薄了,遇到天气变化或倒春寒就容易受凉,引起感冒、腰腿痛等。

 

      【如何正确“春捂”】

      “春捂”的最终目的是使自身的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统一,另外“春捂”也要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,因为古人是在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总结出来的规律,但步行或散步时,维持“春捂”的原则也是可以的。

      中医讲究“因人制宜”,每个人体质不一,体内的阴阳状态也不一致,所以“春捂”并非人人皆宜,如果是阳气偏盛的体质,春天时自身的阳气足以与自然界相合,也就没有“捂”的必要了。总之,“春捂”要以个人感受为宜,也不要过于机械。春不急脱衣,使身体保持阴阳和谐。当然,“春捂”也只是顺应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,更重要的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增强身体素质。


      中医认为,春天属木,应肝脏,而肝主筋,因此,筋骨疾病在春天也是高发的。同时,颈、肩、腰腿疼痛病人急剧增多老寒腿”患者就很能体会到“春捂”的重要性了。

      “春捂”的养生思想就来源于中医的“治未病”理论,小伙伴们要根据自身体质和天气变化,适时“春捂”才能达到养生效果!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Baidu
    sogou